研究證明:音樂令你在運動時減少疲勞
10月24日 | 閱讀 1848
1966年,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監(jiān)獄的犯人正在像往常一樣砍樹,,但是砍樹結束后肌肉消耗的能量比其他人要小,。比利時根特大學和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對六十余名志愿者進行研究,揭露了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他們在砍樹的同時唱著歌,。
研究者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作報告時指出:“在人們進行高強度體力運動時,,音樂具有減輕疲勞感受的能力。”但是研究者認為這次報告中對這一現(xiàn)象的解釋并不全面:“音樂的減壓效果是由于音樂的娛樂效應引發(fā)的,。音樂會分散運動者對肢體感受的注意力,,從而減少運動中產(chǎn)生的不適感和精疲力竭感,。”實際上,,音樂的益處遠遠不止如此。弗吉尼亞州的漢普敦-悉尼學院開展的一項研究證實:在健身運動期間聽聽自己最喜歡的音樂有助于加大運動量,。騎車進行大運動量鍛煉的男子,,如能在運動期間聽10分鐘音樂,騎車距離要比聽不到音樂的男子多11%,。
研究中,,志愿者分為兩次進行實驗。第一次,,志愿者在廣播喇叭放出的音樂聲中進行鍛煉,,第二次則是志愿者通過在連接了發(fā)聲器的運動器械上進行運動而自行制造音樂,兩次測試中志愿者均佩戴面罩測量氧氣消耗量,。“測量數(shù)據(jù)顯示,,這兩種做法產(chǎn)生的能量并無明顯區(qū)別,也就是說,,人們感覺運動量減少并不意味著運動量真的有所降低,。”
與此相對,研究也表明:“當我們通過運動制造音樂而不是單純欣賞音樂時,,氧氣的消耗量有所降低”,,即肌肉消耗了更少的能量。這說明聽音樂在生理上并不是完全無用的,,這種說法在20世紀末的實驗中也有相關證明,。
研究者最終總結:“音樂對運動產(chǎn)生的作用是很復雜的。一方面或許是音樂的安撫效應會使肌肉緊張感降低,,使氧合作用更加高效。”而另一方面,,盡管實驗結果不盡人意,,但是研究者還是認為“運動者在運動時會覺得音樂是由自己的運動制造出來的”,。慢跑者會把跑步的節(jié)奏與音樂的節(jié)奏統(tǒng)一起來,,會不會就是慢跑者不自覺的幻想,?
音樂讓健身更專注
任何喜歡在運動期間同時聽iPod的人似乎都有一種感覺:聽音樂可令運動更有意思,從而有助于將運動進行到底,�,?茖W研究也證實這一點,。倫敦布魯內(nèi)爾大學運動心理學家科斯塔斯·卡拉吉奧吉斯博士說:“音樂有激發(fā)運動的功效,。音樂和氣味一樣,,可以滲透到人腦的某些區(qū)域,,這些區(qū)域一般語言是滲透不到的。”事實上,,有研究表明,若能讓音樂的節(jié)拍與動作節(jié)奏同步,,就能讓人加大運動量,。
卡拉吉奧吉斯最近做了一項實驗,他對參加實驗者的心率和音樂節(jié)拍之間的關系做了對比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運動強度與音樂節(jié)拍比較協(xié)調(diào)的健身者,,其健身運動往往都是最賣力的,。不過,,你也大可不必為了健身而刻意設計自己的播放清單,,搞得象進行馬拉松訓練那么隆重。熱身的時候,,可選一些歡快一點的喚醒式音樂,,如蒂娜特納的《精選專輯》或維瓦爾第《四季》系列中的《春天》專輯;真正開始健身運動之后,,大部分時間都可播放一些節(jié)奏快而有力的歌曲,�,?ɡ獖W吉斯自己就比較喜歡邁克爾·杰克遜的歌和詹姆士·布朗的《有了你》,而埃塞俄比亞長跑運動員格布雷塞拉西在比賽期間一邊跑一邊聽著約翰·拉金的《斯卡曼》,,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好幾項世界記錄。